戴森球計劃宇宙探索注意事項
記著帶著晶格硅回去,這段時間產的應該足夠搓不少蓄電池了,回去把運輸站的鈦和黃塊生產線接起來,黃塊部分基本就完成了,之后做5-6個軌道采集器,蓄電池充不上甚至可以停一會生產線。
氫和可燃冰在接下來的階段比較需要。氫和鈦可以拉一個做氫燃料棒的生產線,四個制造臺大概能撐起30個火電站,電力再也不是問題。
科技建議擱置一會紫色方塊,直接對撞機—奇異物質—引力波折射,在曲率飛行之前只需要500個紫塊研究機甲核心4,建議手搓即可,或者先搭生產線也可以,因為塑料是避免不開的,必須需要重拉,硫酸多出來先拉一條鈦合金的生產線。驅動引擎4解鎖之后就可以直接飛黑洞或者中子星了。
除了單極磁石應該也會有光柵石/光柵石,可以用來生產卡西米爾晶體。紫塊的材料中晶格硅不是很缺,一般不需要特意開采,碳納米管在生產紫塊的時候用可燃冰——石墨烯——碳納米管的線還可以。
但后面制作框架材料的時候就不太夠了,所以建議有時間尋找刺筍結晶來替換,有些含刺筍結晶的星球是在水世界中,需要不少地基才可以,記得帶上。
由于在宇宙探索4之前只能肉身探索,所以先不用急?,F階段飛去中子星的路上能量應該是不夠的,需要飛3-4段才行,要帶十來組氫燃料棒。愿意的話也可以先開宇宙探索3(要1000個紫塊)。
這樣一路上可以順便查看路過星系的資源,基本可以找到重氫、刺筍結晶、光柵石和金伯利礦石,留意找一顆富鐵鈦、硫酸海洋的行星,可以直接建立鈦合金生產線。
以上就是戴森球計劃宇宙探索注意事項,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