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美股再次上演"科技股大逃殺",納斯達克指數單日暴跌483.47點(跌幅2.61%),標普500指數下挫1.78%,道瓊斯指數也未能幸免下跌0.99%。這場拋售潮中最慘烈的當屬科技板塊——特斯拉和英偉達雙雙跌超5%,僅英偉達一家就蒸發1642億美元市值,相當于整個創業板總市值的五分之一。
市場普遍認為,這場科技股地震的導火索來自兩股力量的夾擊。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關稅政策的反復調整引發市場恐慌,從"豁免"到"威脅到期后取消豁免"的180度轉變,讓投資者在貿易政策迷霧中徹底迷失方向。另一方面,中國科技企業DeepSeek的崛起正在改寫全球AI競爭格局,其開源技術路線不僅打破了"算力軍備競賽"的固有邏輯,更讓華爾街開始重新評估中國科技資產的戰略價值。
值得玩味的是,英偉達的暴跌似乎暗藏玄機。瑞穗證券分析師援引美國商務部即將提名的新任官員背景指出,未來可能出臺針對中國市場的全面AI芯片禁令,這將直接沖擊英偉達當前在華銷售的H20/B20處理器。不過這種"政策焦慮"或許只是表象,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市場對AI商業化速度的質疑——當中國企業開始用更務實的應用創新取代硬件堆砌,投資者突然意識到,那個靠賣"AI鏟子"就能躺賺的時代可能要終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