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通信行業掀起一場靜悄悄的"頻譜革命",多國運營商開始批量關閉2G、3G網絡。根據GSMA智庫最新數據,已有61個國家啟動或規劃了2G網絡的退網計劃,德國電信、沃達豐等跨國運營商更是將3G網絡也列入了關閉名單。這背后不僅僅是技術迭代的問題,更像是整個通信行業在算一筆經濟賬——每保留一個2G基站,就意味著要少建三個5G基站。
我國工信部對此給出的解釋很實在:老舊網絡就像占著黃金地段的老破小,既維護成本高企,又阻礙城市更新。那些被2G/3G占著的優質頻段,用在5G上能讓網速提升3倍以上。目前全國仍有近3億臺2G終端在線,但這些設備用戶每月貢獻的ARPU值還不足4G用戶的五分之一。運營商算過賬,關停2G網絡后,單站年維護成本能從12萬驟降至2萬。
不過移動網絡的"騰籠換鳥"比想象中復雜。日本軟銀就吃過虧,過早關閉3G網絡導致偏遠地區出現信號真空。我國運營商現在學聰明了,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先在城市核心區關停,保留農村地區的基礎覆蓋。全網通手機廠商也在調整策略,展銳最新發布的5G芯片已經砍掉了TD-SCDMA制式,預計整機成本能下降8%左右。
有意思的是,這場退網運動意外帶火了一批"古董手機"。某二手平臺上,諾基亞經典機型價格半年漲了40%,有些00后開始把2G手機當時尚配件。運營商們倒也不反對這種情懷消費,畢竟這些終端產生的流量可以忽略不計。真正需要解決的是那些依賴老人機的銀發群體,北京聯通最近就推出了"5G功能機以舊換新"活動,用200元話費補貼來降低換機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