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由福耀集團創始人曹德旺通過河仁慈善基金會捐資100億元籌建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學正式獲得教育部批復成立。這所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的高校不僅承載著企業家的教育理想,更試圖在高等教育領域撕開一道創新口子——其首任校長王樹國教授(原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在采訪中透露,首屆僅招收100名本科生,師生比達到3:1的驚人配置。
這所對標斯坦福大學的民辦高校,從一開始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氣質。學校將首批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制造工程等四個與產業深度接軌的專業,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推行的"本碩博貫通培養"模式。按照王樹國的設想,通過打通傳統分段式教育壁壘,學生最快可在8年內完成從本科到博士的學業,25-26歲即可獲得博士學位。這種設計直指當前教育體系中的"內卷"痛點,試圖將年輕人最富創造力的黃金期從應試焦慮中解放出來。
在具體培養方案上,校方展現出近乎奢侈的教育投入。從大一開始為每位學生配備導師,允許跨學院自由選擇專業,甚至承諾在校期間安排至少一年的海外學習經歷。這種"私人訂制"式的培養模式,與國內多數高校的標準化培養形成鮮明對比。王樹國特別強調:"我們反對把學生當產品批量生產,那種按統一標準考核的時代該過去了"。這種理念在當前的就業焦慮與考研熱潮中,既顯理想主義色彩,又暗含改革勇氣。
值得關注的是,這所民辦大學的師資配置堪稱豪華。目前302人的教師團隊中,71.2%具有海外背景,包含15名院士和56位全球前2%的頂尖科學家。這種國際化師資結構,配合福耀集團打造的37個校企聯合實驗室,試圖構建"實驗室與車間零距離"的產教融合生態。正如曹德旺所言:"中國制造業缺的不是資本,而是能突破'卡脖子'技術的人才"。
在收費方面,校方保持著令人意外的克制——每年學費僅6000元,與公辦院校持平,同時還為每位本科生提供5萬元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