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社交平臺上有博主曬出了iPhone 17 Air首個手機殼,這個橫向長條狀的攝像頭模組設計,實在像極了谷歌手機標志性的"防爆盾"風格。
從曝光圖來看,蘋果這次似乎真的在挑戰用戶的視覺習慣。整個后置鏡頭模組呈水平橫向排列,占據了背部近三分之一的寬度,與目前在售的iPhone系列標志性的對角線矩陣設計形成鮮明對比。按鍵布局也進行了重新規劃,右側集中了操作按鈕和音量鍵,左側僅保留電源鍵,這種不對稱設計在蘋果產品中頗為罕見。
硬件參數方面,多方消息源證實這款機型將配備6.6英寸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屏幕,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其5.65mm的機身厚度。這個數據不僅打破了蘋果自家紀錄,即便放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也屬于"超薄選手"。不過極致的輕薄化似乎帶來了取舍,實體SIM卡槽的消失意味著用戶必須全面轉向eSIM技術,對于仍在使用實體卡的國際漫游用戶來說,或許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產品線調整方面,蘋果似乎有意用Air系列取代存在感漸弱的Plus機型。更耐人尋味的是,供應鏈消息顯示該機型將搭載蘋果自研的C1基帶芯片??紤]到蘋果與高通在5G基帶上的多年糾葛,這個決策既可能成為扭轉信號短板的契機,也可能重蹈英特爾基帶的覆轍。畢竟,基帶研發的技術壁壘可比設計手機殼復雜得多。
從社交平臺的討論風向來看,這次設計變革似乎正在撕裂果粉群體。有人調侃這是"庫克從谷歌設計部挖了墻角",也有資深用戶認為蘋果需要這種打破常規的嘗試。不過當看到爆料圖中那個略顯突兀的橫向攝像頭時,或許更多人會疑惑:這到底是蘋果在探索新設計語言,還是僅僅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的權宜之計?隨著WWDC開發者大會臨近,答案或許會比我們想象的更早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