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人員更換的G2在輸給Liquid與Natus Vincere后,想必粉絲們都已經汗顏,但如果只是單純的失利,倒并不是粉絲真正擔心的問題。
自從IEM卡托維茲的曇花一現后,G2經歷了一連串系列賽的失利,這個休賽期,G2作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決定——引入指揮HooXi以及jks??紤]到這兩位選手前者的職業生涯并不亮眼以及后者最近并不活躍,G2這一番操作確實不那么容易被理解。不過理論上來講,這個陣容是沒啥問題的,而且我們現在也有機會去見證這一新陣容的威力。
盡管他們只打了2把,而且都是Mirage,樣本太少我們也沒法作出過多的評價,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G2在新的指揮體系下是如何調兵遣將的??紤]到現在G2的新陣容已經出現了兩次失利,可以肯定的是新G2需要有所調整,但是關于這支G2未來的取勝之道,筆者認為還是需要繼續發掘。
G2在Mirage的CT默認就像大家所預想那樣,HooXi主 B,jks主A,剩下三人組NiKo、m0NESY、huNter-負責控中路。最為常見的就是NiKo在A斜坡連接,huNter-在B小,m0NESY在VIP。然而G2的默認也并非一成不變的,作為隊伍的主狙m0NESY經常會去到地圖的其他地方偷人,以讓對手摸不透m0NESY的走位。m0NESY有時候會跟在拱門的NiKo換位置,嘗試從中路尋找機會,或者跟主A的jks雙前壓到A1前,企圖以比較有侵略性的站位來取得擊殺。G2還有第二套防守方案,那就是由指揮HooXi起第二把狙擊槍防守B區,這一防守方案在兩次的mirage比賽中的前期都用了至少一次,但是后面HooXi好像就不怎么起了......
HooXi在一次采訪中曾經表示,說感覺自己就算半年不殺人,G2仍然可以取得比賽的勝利。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他最好是不要再買對于隊伍來說毫無用處的狙擊槍了。到底是專門給Mirage準備的雙狙戰術,還是說G2在其他地圖也會起雙狙,我們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G2的防守策略可以說是相當保守,主要依靠在包點強大的交叉火力,或者通過前壓換人,破壞對方默認,加快比賽節奏。比如對陣Liquid的其中一局,m0NESY與jks雙人前壓到A2樓,想打NAF一個措手不及從而幫助隊伍取得首殺優勢。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細節,G2在借助侵略性的打法獲得地圖控制權后基本不會選擇前壓以繞到對方主力部隊的后方。
G2的CT是比T要強的,也是他們可以以此作為繼續變強的基礎,但這兩把打下來,還是暴露了兩個經常出現的問題。
第一,回合中后期中出現的決策速度緩慢與有待商榷的決策抉擇,在這兩把比賽的表現中,G2對于是否需要回防,掉首殺、或者丟失地圖控制的情況的反應會顯得尤為猶豫。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與Navi的對局中,有一把在距離C4爆炸僅剩下20秒的時間,且Navi已經站好優勢守包位置的情況下,G2依然作出了回防的動作。實在是讓人看不懂;下一個讓人看不懂的決策發生在第11個回合,當G2有機會保下3到4把槍的情況下選擇送掉了自己的經濟,使得本來可以半場12-3的比分變成了10-5。一個爭議的點在于這一回合到底應不應該回防,在存款不多以及出于穩重打法的考慮下,保槍顯然是更為謹慎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在于,缺乏層次感、聯動性的激進行為。最典型的例子就在與Liquid對局中的第14回合,NiKo一個人混拱門煙出去與中遠沙袋的敵人交火,這個過程中,只有一個高閃掩護NiKo,沒有一個隊友的位置可以及時來到中路幫助NiKo。導致NiKo沒有作出貢獻就倒下,在前期就留下一個4打5的人數劣勢局。隊內指揮HooXi在BLAST的一次采訪中有談及到他的指揮風格就是圍繞“有能力的人能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這一中心思想形成的。這也不難想象為什么G2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與他們的CT差不多,G2在進攻上的分工也沒那么難猜,不過他們作為T方會比作為CT方稍微有著更多的變化?;旧?,HooXi、huNter-、與m0NESY三人組合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地圖控制,在Mirage這個圖里,就是主要負責對中路的控制,而jks與NiKo責負責看好包點中的CT是否有前壓拿信息。最常見的分工就是HooXi和m0NESY去中遠沙袋,huNter-去下水道,jks架著A1,NiKo在A2樓。
m0NESY在進攻回合開始時經常會幫隊友丟道具、打輔助,要么利用手雷搶位置,要么幫隊友架槍取得地圖控制權,在回合后期,他往往會更加主動尋找機會取得擊殺。相較而言,m0NESY做CT的時候會比較傾向在回合早期就開始主動尋找機會取得擊殺。
之前也說過,G2在做T方的默認往往會有更多的變化。HooXi與huNter-經常走一起,m0NESY會在控中路與加強防止一邊的CT前壓來回切換。另一個經常可以看到的點就是,HooXi往往會將huNter-放于一個比較容易拿到信息的位置,以致于在后續的進攻上,huNter-可以迅速幫助隊伍作出反應,或假打,或配合隊友一同進攻包點。G2最經常使用的進攻戰術,就是讓有著最好中路身位的選手直接從中路快上拱門打連接,其余隊友從A1、A2進攻夾擊A包點。在與Liquid和Navi的比賽中,G2打A點的時候似乎就特別喜歡這個戰術。另外,有時候Hooxi或者huNter-會在B做默認或者一個人控中路,由剩下的隊友去A1或者A2樓。
總的來說,G2的進攻套路還是挺多變的,無論是RUSH、慢節奏打默認、或者對A或者B的轉點戰術等進攻套路。他們的常規進攻套路就是做完前期默認后的對A點夾擊,這是一個大概框架,具體的細節上G2會根據場上的情況作出相應的改變。例如,有時候做完中路默認后,主力部隊會來拱門突破連接,有時候在給完中路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主力部隊會來到A1進攻A包點,甚至有時候會只留一個自由人在中路直接上拱門,其他人都從A1進攻。
G2在進攻上相較于防守的表現較為掙扎,一些問題雖然在CT方也同樣存在,但是當他們作為T方的時候,這些問題會顯得尤為刺眼。也就是隊伍打法需要更為主動,需要更多的選手與選手之間的配合。
關于回合中后期的進攻決策抉擇問題。G2往往在掉首殺或者隊內商量好的戰術被針對了的情況下難以作出后備的作戰計劃。最典型的就是對于下包條件的判斷。在與Navi的比賽中,第27回合,G2已經完全控制了A包點,并且連接煙已經封好,有足夠安全的條件讓HooXi下包,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Hooxi竟然帶著C4離開了A包點......
缺乏層次感、缺乏聯動的問題也體現在進攻上,在與Liquid的比賽中,第20回合。HooXi一個人走去rush B二樓,以求用身體探清B包點的人員防守配置,然而,他的隊友已經搶在他探清楚B包點信息之前進攻了A包點,導致即使B包點人少,他們的主力部隊也沒法轉點的情況出現,而HooXi后續也因為路程太長沒法作出有效的繞后。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第28回合,這一次是huNter-一個人去B2樓打算拿信息。在他往A包點靠的時候,他被NAF發現并被擊殺了,但就算NAF當時不在,huNter-的隊友在那時候也已經搶先進攻A包點,同樣形成一個主力部隊轉不了點,自由人隊友沒法及時繞后的情況出現。
G2的進攻中還存在一個重大問題就在于他們找首殺的能力比較弱。作為T方,在對陣Liquid的時候僅獲得2個首殺,而對陣Navi的時候僅獲得4個首殺,均大幅落后于對方。很多時候掉首殺都是因為HooXi,考慮到他經常會有漏腳步的操作,這也不難推測出他首死率高的原因了。當你看到G2在這兩場比賽的補槍成功率僅為16.4%的時候,就很清晰明白G2需要時間提高自己作為進攻方的水平,在形成適合自己的進攻風格的前提下成為一個更有效率的團隊。
G2在第一場比賽中做CT方的表現顯得尤為出眾,這并不出乎意料,因為作為CT方,選手之間更容易配合,決策可以根據T方的行動作出更加自然的反應,也不需要太多的主動出擊。jks曾表示,“我們的CT打的還不錯”,顯然,做T方才是G2的痛,面對Liquid,G2作為T方只贏下了手槍局以及基于手槍局失利后對方經濟不好的兩局,其后在第22回合贏下一局,而面對Navi,G2作為T方也同樣只是拿下了4分。大量的問題看起來都是配合的問題,jks在一次采訪中提到“對信息的閱讀,關于隊友的偏好,是我更需要去適應的東西。”
我們覺得目前這支G2的問題,或者說大部分的問題,通過時間與練習,都可以得到解決,尤其是他們更換了兩名隊員。不得不提的是,在HooXi與jks之前的采訪中,他們都提到了語言障礙的問題,尤其是HooXi,他已經逐漸習慣用英語作為思考與交流的語言,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交流溝通問題也將逐漸得到緩和。
G2的防守似乎不是什么大問題,只要稍作調整,加強回合后半段的決策抉擇能力,使之達到比賽級別的程度,就能輕松拿下比賽。而進攻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善,在拿首殺的能力方面,似乎需要改變目前正在嘗試的方法,以使得隊伍能得到足夠的加強。G2有著高效的團隊管理,優秀的教練,毫無疑問是一個具備贏得比賽能力的團隊,但他們會成功嗎?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