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小隊》是即時策略游戲《轟炸機小隊》的續作,玩法上和轟炸機小隊差不多,舞臺從二戰轉向了更加遼闊無垠的星辰大海。由于有了頂尖科技(霧)的加入,格局大了許多,可以在非戰斗狀態加速游戲,也有了能更快回復的醫療床與可重復再生的護盾。
一、開局一艘船
每局游戲會隨機生成六名船員(1船長1通信員1安全員1工程師2武器員),船員的外觀與姓名可以在裝備選項卡中進行自定義,但年齡不可更改,因此會出現24歲的白胡子老爺爺這種沙雕奇觀不同的裝備也有著不同的外觀,若是拋開裝備屬性倒是也能當成暖暖游戲來玩。
除船長之外的四種職業(通信員,安全員,工程師,武器員)均可作為第二職業選擇(所以你們都沒有副船長的嗎),在角色第一職業六級時解鎖,單個職業的等級上限為12級,達到特定等級(不同職業不固定)能夠升級或解鎖新技能。不過想要升到12級需要的經驗量實在是龐大,追求高回報就意味著高風險,高風險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就只能慢慢肝低風險循環任務升級…
二、手忙腳亂,升級靠肝
雖然只有六名船員,但船上的空位可不止六個。4炮位,1工程師位,1牽引位,1船長位,1通信員位,1安全員位共九個位置安排起來還是比較容易手忙腳亂的。船長離開位置船就不能好好開,通信員離開位置就不能標記敵人,因此剩下的兩個炮位就成為了安全員與工程師的任務。
不過游戲在一次十分貼心的大更新之后將原有的六名船員改為了七名船員,提升了任務收益,還加入了難度選擇與自動標記模式,工程師不用擔心過勞死啦,玩家也再也不需要手忙腳亂的滿地圖亂晃視角去尋找敵人的破爛小飛機啦。
三、比前作更優秀的畫面表現力
本作沒有什么煽情的回憶,但我只是想說他的游戲閱歷和游戲品味組我相當,甚至更勝一籌,本身也是堪稱硬核的科幻愛好者,思來想去,我們對這款游戲產生如此大分歧的最主要原因應該是他沒接觸過《轟炸機小隊》吧。幾天前他帶著難得的興奮向我描述《星際小隊》的種種優點,雖說沒能說服我,但也足以讓我冷靜下來了。的確,和《轟炸機小隊》比較,畫面表現力更加卓越的《星際小隊》明顯會更有吸引力,別的不說,單就是這段穿越星門的動畫就足以讓包括我在內的不少科幻愛好者們興奮不已了。
其次,Runner Duck也確實基于星戰的題材,在游戲中增添了不少全新機制:“能量分配系統”允許玩家更靈活地調節飛船護盾(防御),武器(攻擊),引擎(影響閃避)和人造重力(其實沒什么卵用)四項指標的等級,使其更有針對性地適應各種極端狀況;飛船護盾(以及護盾操作員)的加入不僅允許玩家用更戲劇性的方式應對船艙之內的威脅,還順理成章地將飛船火力分成了反護盾和反裝甲兩大類型(后期可以解鎖兩者兼顧的粒子束武器),為游戲的戰斗部分增添了更豐富的策略性;而失重,輻射這樣新狀況的引入和類似“動能武器不受能量分配影響”的小細節也確實為本作注入了科幻黃金時代的嚴謹,讓這款游戲較之《轟炸機小隊》有了些本質上的區別。
四、星際小隊好玩嗎
1.這游戲對浩瀚宇宙和對飛船多姿光影的展現堪稱驚艷。
2.對新手玩家相當友好,也著實能帶來數小時還算不錯的游戲體驗。
3.喜歡宇宙題材或玩過前作的小伙伴推薦入坑。